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的原因{政策、地理环境等方面}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5/31 16:22:58

地理上,都有大型港口,货流量和货物中转量大,新加波,香港,本身就是世界级港口,台湾有高雄,基隆等世界大港,韩国有釜山等大港口。。

香港,以前是英国殖民地,可以说是欧洲在东亚的一个门户,地理位置一直很重要,而且是自由港,相关费用较低。。
新加坡,扼守马六甲海峡,地理位置不用说,很重要。
台湾,是中国大陆和太平洋的天然屏障,地理位置非常重要,虽然军事战略位置相对更重要些。
韩国,地理位置没有其他3个那么好,但是应该得到美国最多的支持,同样,台湾也得到美国的经济援助,发展了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,从而迅速崛起。
香港则是英国的支持,新加坡,确实是他的地理位置太重要,想不发展都难啊,况且,新加坡的历任领导都以发展经济为重。。

还有这四个地区政局当时非常稳定,当局有足够的精力来发展经济,反观亚洲其他国家,越战,中亚阿富汗战争,西亚阿拉伯世界的战争,东南亚动荡的政局,中国大陆的文化大革命,南亚印度和巴基斯坦死磕,北亚内蒙古实在是没什么经济潜力和沉淀,朝鲜闭关锁国。当时安生的地方也就这么几个地方,还有日本,只是日本是世界第二经济体,不能归于四小龙了。

总结下,首先,地区稳定,然后有精力发展经济,当局有发展经济的魄力和才华,自身优异的地理位置,来自欧美经济大国的支持。

韩国、中国台湾、新加坡、中国香港都属于幅员不大、工矿资源不多,但地理位置优越且同西方发达国家有特殊关系的国家或地区。它们的经济发展具有一些鲜明的特点:
①增长速度快。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 ,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都接近或超过10%。
②出口扩张迅速 。中国台湾1970年出口总值是1960年的9倍,1980年为1970年的13倍;韩国1980年出口总值是1960年的534倍;新加坡1980年出口总值是1965年的20多倍。
③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。韩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从1961年的47.4%降为1985年的15% ,工矿业从16.5%上升为33.4% ;中国台湾农业比重从1952年的35.7%降为1978年12.1%,工业比重从17.9%上升为40.3%。中国香港与新加坡也从转口港变为工业城市。
④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迅速提高。
⑤失业减少,收